授课现场
9月5日,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党委书记、关工委分会主任关春兰以《从留美幼童到新时代——以留学之笔,绘报国之卷》为题,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为学院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新生讲授专题思政课。
关春兰书记授课
授课伊始,关春兰以中国近代首位留美学生容闳为引,讲述其目睹西方工业文明后“教育救国”的觉醒。紧接着,一张拍摄于上海轮船招商局码头上的历史老照片,又将同学们的思绪带到了那个风云激荡、充满变革与希望的19世纪70年代,中国近代史上首次大规模官派留学,仿佛能看到那些稚嫩却坚毅的身影,正怀揣着未知与憧憬,踏上远渡重洋的征程。即使计划被迫中断,但归国的 94 名青年,却如星火点亮荒原,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
百年光阴流转,留学潮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循着历史脉络,不同时期的留学群像徐徐展开:严复留欧归国后翻译《天演论》,以“物竞天择”之论唤醒国人自强意识;1600余名留苏学子远赴莫斯科学习革命理论,他们回国后为中国革命播撒火种;钱学森、程开甲等前辈,冲破重重阻碍毅然归国,以毕生心血与智慧铸就国之重器,为国家发展倾尽力量……不论是幼童踏浪西行点燃近代化星火,还是无数志士学成归国助力民族复兴,这些跨越百年的留学故事不仅记录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轨迹,更是将留学报国的初心在岁月中沉淀为精神丰碑。
面向当下,关春兰指出,新时代留学青年面临“卡脖子”技术攻坚、国家高质量发展等时代课题,这既是挑战,更是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无论你们将来在海外实验室钻研尖端技术,还是在课堂汲取人文智慧,都请记得把灵感与学识带回祖国 —— 让它们转化为生产线上的新工艺、病房里的新设备、田野里的新品种,将个人梦想深深融入民族复兴的壮阔图景。”她希望新时代留学青年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勇担时代使命,在国际舞台贡献中国智慧,书写属于自己的担当答卷。
课堂上,关春兰还以短视频形式展示了于敏等“国之巨星”挺起民族脊梁,到观看“九三阅兵”后伊拉克籍记者方浩明对和平的由衷倾诉,再到地面突击方队“五边形战士”丁辉在岗位上追求极致的执着。她希望广大新生珍惜出国留学的宝贵机会,以勤学筑牢根基、用担当诠释初心,不负时代重托;同时,结合项目优秀毕业学生案例与留学安全知识讲解,鼓励同学们向学长学姐们学习,充分利用学校搭建的优质平台与丰富资源,紧握“信念、内驱、专注”三把成长钥匙,在求学路上奋力拼搏,以扎实的学识积淀与安全稳健的成长,为未来报效祖国积蓄力量。
思政课现场
“今天,留学报国的接力棒传到了你们手中。” 关春兰书记将目光望向在座新生,而这份“接力”的起点,正是同学们脚下的华园。她表示,时代浪潮奔涌向前,留学报国的精神从未因时光流转而褪色,希望同学们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从华园这片沃土出发,在追逐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歇,母校也永远是大家最坚实的后盾。“同学们,请相信‘相信’的力量 —— 相信自己终能叩响理想海外院校的大门,更相信将来学成归来的你们,定能以所学所长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用‘留学之笔’,绘就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家国的‘报国之卷’,你们一定行!”关春兰充满鼓舞的话语,在现场师生心中久久回荡,让每个人都充盈着奋进的信心与力量。
同学们纷纷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先辈为标杆,在未来的学习中坚定信念、锤炼本领,以实际行动践行留学报国的使命,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图片:吴祖现
文字、编辑:李采怡
一审:胡侠
二审:淡瑞霞
终审:关春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