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名称:物理(工)实践考核

    分:1.0                      

实践总学时: 8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物理实验是对高等学校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一门独立必修的基础课程,是在课程学习中进行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科类专业对学生进行科学训练的重要基础。物理实验教学和物理理论教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它们既有深刻的内在联系和配合,又有各自的任务和作用。 

本课程与物理(工)课程既有联系,又互相独立。它既可以加深大家对理论的理解,还可以使同学获得基本的实验知识,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等方面均得到系统、严格的训练,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创新训练及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同时在培养科学工作者的良好素质及科学世界观方面,物理实验课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物理实验课程中,学生通过学习物理实验知识和方法,得到实验技能训练,从而初步了解科学实验的主要过程与基本方法,并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实验基础。本实验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包括: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对物理量的测量,夯实物理实验知识,加深对物理学原理的理解;

 2、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其中包括: 

1)通过阅读实验教材和资料,作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

2)能够借助教材或说明书正确使用常用仪器; 

3)能够运用物理学理论对实验现象进行初步的分析判断; 

4)能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说明实验结果,撰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5)能够独立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

 考核方式:成绩以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以及实验报告完成度进行综合评定。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学生须按规定完成实验,经历实验全过程的训练;

2)能独立完成实验全过程的任务;

 3)阅读实验指导书,作好实验前的预习;正确操作仪器,进行实验观测;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正确采集、记录和处理数据;正确表示测量结果,书写合格的实验报告; 

4)能够调整常用实验装置,并基本掌握常用的操作技术。例如:零位调整;水平、铅直调整;光路的共轴调整;消视差调节;逐次逼近调节;根据给定的电路图正确接线等; 

5)掌握物理实验中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测量方法;了解常用仪器的性能,并学会使用方法,能够进行常用物理量的一般测量。 

6)了解测量误差、不确定度的知识,具有正确处理数据的初步能力;能用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学习计算机仿真实验方法。

 

三、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

名称

时数

实验内容提要

实验仪器设备



1

数据处理与要求

1

实验数据拟合、测量不确定度表示、计算软件使用。

计算器或个人数字助理产品


2

基本测量练习

1

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力与合力的测量,测量结果与不确定度练习。

直尺、量角器、游标卡尺、测力计的使用


3

示波器的使用

1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数字示波器


4

线膨胀系数的测定

1

材料因受热而膨胀,导致在一维方向上长度的变化的大小,可用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来衡量。实验要求测定固体样品在一定温度区域内的平均线膨胀系数,同时了解控温和测温设备的工作原理。

FD-LEA-B型线膨胀系数测定仪、千分表







5

驻波法、相位法测声波波长

1

频率在20Hz~20kHz的声波为可听声,频率超过20kHz的为超声波。声速和波长是描述声波的两个基本物理量。此外,通过实验还可了解声波参数随环境参数的改变规律。

声波综合测试仪、示波器







6

分光计的调整与使用

 

1

分光计是比较精密的光学测角仪,是一种典型的光学仪器。本实验要求把分光计调节到良好的工作状态。

 

分光计

 







7

光栅特性及其光波波长的测定

1

光栅在光学实验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实验利用分光计测量光栅常数、分辨本领、角色散率和汞光灯光谱的波长。

分光计、低压汞灯、光栅等







8

电桥法测元件参数

1

电桥是测量电路元件参数的主要仪器。与电阻、电容、电感有关的其他物理量如电容介质损耗、电感的品质因数、互感磁导率等也可以用交流电桥测量;此外,电桥也可以用于非电量变换为相应电量参数的精密测量。本实验需要掌握电桥的平衡条件和测量原理,或自行设计测量桥路。

DH4518型交流电桥实验仪












四、考核方式

课程实践考核为开卷形式,考生可携带除电子资料以外的书本、笔记。

实验设备由实验室老师准备,考生应自行携带笔、记录用纸。根据实验设备台数,分为1/组。
考生应在完成实验内容后一周时间内独立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数据处理准确、图形绘制清楚、思考题认真回答。

考核成绩以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实验纪律10%,操作40%,实验报告50%)。